5月9日,央行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其中提出,建筑業包括房屋建筑業、土木工程建筑業、建筑安裝業、建筑裝飾裝修和其他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21年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7%,從業人數超5000萬人。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積極應對疫情沖擊等挑戰,運行態勢總體平穩。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建筑業總產值同比增長9.2%,建筑業房屋施工面積同比增長3%,支柱產業地位依然穩固。
同時,建筑行業全過程(包括建材生產、建筑施工和建筑運行)碳排放占我國碳排放總量的50.6%1,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一環,未來轉型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一是建材生產碳排放高,我國建筑領域全過程碳排放達50億噸,其中水泥、鋼鐵等建材生產碳排放占比達55%。二是既有建筑與新建建筑規模大,建筑本身排放壓力較大。我國是世界上既有建筑和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國家,現有城 1 數據來自國際能源研究中心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專委會《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21)》 44 鎮總建筑存量約650億平方米,2021年房屋新開工面積近20億平方米。三是建筑設計理念和建造技術仍需提升,綠色建造政策、技術、實施體系也需進一步完善。
此外,房地產發展模式轉型、原材料及勞動力成本上升也給建筑行業帶來一定經營壓力。2021年,建筑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僅為1.3%,行業產值利潤率2降至2.9%,建筑業從業人數同比下降1.6%。
下一步,宜根據《“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和《“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持續提升建筑效能,大力推動建筑業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一是倡導建筑綠色低碳設計理念,加強基礎共性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提升綠色建筑發展質量和節能水平。二是加強建筑節能綠色改造,推動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提高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水平,嚴格管控高耗能公共建筑建設,推動零碳建筑建設試點。三是健全建筑市場運行機制,完善企業資質管理制度,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構建先進適用的智能建造標準體系和新型建筑市場監管機制。
資訊編輯:菅文璐 021-26096691 資訊監督:樂衛揚 021-26093827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