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國砂石網獲悉,2022年,湖南省張家界市計劃實施25個砂石土礦采礦權凈礦出讓,年生產規模約1100萬噸,出讓資源量約1.88億噸,其中省級組織出讓大中型礦山1個,市級組織出讓小型礦山24個。截至目前,慈利縣譚家埡采礦權已委托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行網上公開招拍掛,永定區楓香崗玉泉山礦權已完成前期工作,正待組織掛牌出讓。永定區、慈利縣、桑植縣各有5個礦權正在開展前期工作,擬在第三季度掛牌出讓。

湖南張家界市以礦業轉型綠色發展改革為契機,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在全省率先探索“三凈五統一”采礦權凈礦出讓模式。
長期以來,采礦作業過程中要修建道路、清理地表附著物和補償、占用土地修建配套設施等,必須取得礦區周邊的利益相關方的許可。由于過去“毛礦”出讓方式不涉及前述問題,導致采礦權競得人成交后,因與當地村民談不攏,存在長期不能開工的情況,這也使得許多投資者顧慮重重,不敢輕易參與競買,致使礦產資源價值被低估。實行凈礦出讓方式后,由政府平臺公司出資,將采礦權出讓前期工作處理到位,競得人不再受土地、地面附著物及固定資產等權益制約,同時礦區范圍不在自然保護區、生態紅線等范圍內,競得人按規定能夠直接辦理采礦礦權證,并能順利進場開采。張家界市主要采取了以下主要做法:
“三凈”免除后顧之憂。
一是規劃區塊內“干凈”。科學編制全市第四輪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和砂石土礦專項規劃,統籌劃定全市礦產資源開發的禁采區、允許開采區和集中開采區,對不符合生態保護政策、礦產資源規劃和資源枯竭的礦山依法關閉,合理布局規劃礦山區塊不超過49個,確保了礦產資源有序開發利用。規劃布局的49個砂石土礦采礦權區塊內無基本農田、無生態紅線、無各類保護地、無土地房屋權益糾紛,無安全距離影響,無視覺污染,確保新設礦業權無障礙設置。
二是土地權屬“干凈”。將采礦權規劃的擬出讓區塊納入村莊規劃的集體建設用地中,預留相應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確保采礦權人順利申請用地。采礦權出讓前,區縣人民政府完成土地使用方案編制,鄉鎮政府完成進礦道路、礦區用地的租賃或征收,擬出讓礦區內沒有土地權屬爭議和糾紛。同時完成進礦道路的路基建設,實行礦業權和土地使用權一并出讓,確保采礦權人及時進入礦山建設和生產。
三是資源市場“干凈”。制定了《張家界市礦業權網上掛牌出讓規則》,規定市級新設(擴界)采礦權全面推進競爭性出讓,一律不得協議出讓。礦權出讓方案在網站上同步發布,實行采礦權網上招拍掛,杜絕“暗箱操作”。
“五統一”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統一出讓主體。市人民政府統一開展市域內砂石土礦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出讓,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統一組織開展采礦權出讓前期行政性工作,市經投礦投公司統一開展采礦權出讓前期事務性工作,實行政府出資設置采礦權,不再接受采礦權競買意向人出資和開展前期工作。
二是統一出讓條件。制定“凈礦”出讓9條標準,明確采礦權在公開招拍掛出讓前需滿足的礦業權設置批復、地勘報告、開發利用、土地使用、工程建設、出讓評估等條件,規范出讓前期工作標準,實現了礦業權規劃、用地、權益、資產等條件清晰。
三是統一前期工作。由市經投礦投公司統一開展采礦權出讓前期事務性工作,組織開展計劃批復、土地租賃或征收、土地使用、房屋拆遷、規劃保留區塊原采礦權礦山資產評估等工作。
四是統一出讓程序。建立計劃批復、“凈礦”準備、組織出讓、上報審批登記等程序,對采礦權出讓程序重新進行流程再造,進一步規范出讓程序。
五是統一出讓管理。統一出讓收益管理,市域內采礦權出讓收益市縣(區)部分由市人民政府統一收取、集中管理、核算分配。統一成本核算管理,參照農村土地流轉標準核算土地、房屋成本,參照砂石土礦關閉退出處置方案確定原礦權資產成本,制定技術服務費用參考標準,委托核算技術服務費用成本。統一生態修復管理,按照“一次性繳存、分年計提”和“邊生產、邊修復”原則,明確采礦權競得人一次性繳存生態修復基金。
來源:張家界市人民政府
資訊編輯:徐才志 021-26093431
資訊監督:湯浛溟 021-26093670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
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