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云建綠砼與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開展混凝土綠色創新發展研討會。
會議邀請了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執行院長龍武劍教授,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羅啟靈老師,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博士后馮甘霖3位行業知名專家。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長李章建出席會議,總工程師梁麗敏主持會議。會議采用“線上+線下”模式,近50位技術人員現場參會,各基層單位30余人線上參會。
梁麗敏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并表示,近年來云建綠砼始終錨定“低碳智能制造+綠色供應鏈”新方向,以持續不斷的科技創新、技術攻關和資源整合,在混凝土產品及技術領域,形成了強大的核心競爭力。通過以研帶產,攻克了多項綠色低碳高性能混凝土關鍵技術難題,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作出了重要貢獻。此次會議立足行業前沿科技,就高性能混凝土綠色創新和低碳制造前沿技術展開交流探討。
李章建指出,云建綠砼始終致力于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與轉化應用工作,在“十四五”期間,將繼續認真貫徹集團關于科技創新工作會的部署要求。一是推進產業結構高端化轉型,打造綠色低碳新材料產業基地;二是推進固廢資源利用循環化轉型,打造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促進城市建筑垃圾等大宗固廢規?;C合利用;三是推進智能制造與綠色設計轉型,推動建材產業制造方式與產品供給綠色低碳發展;四是統籌資源稟賦,發展原材料互聯網集采平臺和互聯網金融服務,構建綠色供應鏈。
報告會上,龍武劍向參會人員介紹了深大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的基本情況。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是深圳大學最早開展本科教育的院系之一,學校擁有從本科到碩士、博士的完整培養體系,師資力量雄厚,平臺優勢明顯,學術氛圍濃厚,科研成果豐碩。龍武劍表示,期待與云建綠砼在產學研等各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充分發揮公司研發平臺優勢,堅持“四個面向”,聚焦解決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共性科學問題和卡脖子工程技術難題,助力行業向“綠色制造、低碳制造、智能制造”全面轉型升級。
馮甘霖就結構混凝土綠色化創新技術與應用與作了分享交流。立足國家建材、建設行業低碳高質量發展重大需求實際,馮甘霖介紹了綠色低碳流態混凝土制備技術、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高分散超高性能新型混凝土制備技術、突破了綠色低膠材用量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設計制備及濱海復雜環境重大工程應用關鍵技術,突破了重大工程綠色結構混凝土綠色制備、智能質量控制及檢測創新技術實現了濱海復雜工程質量管控與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監測,取得了顯著經濟及社會效益。
下午,一行人參觀了云建綠砼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云南省高性能混凝土工程研究中心、徐德龍院士工作站、預拌混凝土評價試驗室等研究試驗室及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廠區、昆明直屬部經開攪拌站廠區廢水回收再利用系統、混凝土攪拌站粉料集中除塵系統、產區噴淋系統等綠色環保措施落實情況及混凝土生產供應智慧管理系統。
隨后,公司技術創新中心(云南省高性能混凝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世華就公司科技項目運行及成果申報情況進行匯報,龍武劍一行人充分肯定了云建綠砼在綠色建材科技創新的成果和技術,提出按照“材料-結構-功能一體化”路線對現有成果整合歸納,并希望結合云南省地域特征,秉承優勢互補,加強交流合作,實現互借互鑒、共同發展。
公司將圍繞綠色低碳與智能制造產業鏈發展,不斷完善創新體系、打造創新平臺、培養創新人才,積極推進重大課題研究、專利技術研發、“四新技術”轉化,形成科技創新及產學研一體引領優勢,助推公司重大項目建設、產業鏈延伸、核心能力提升,為公司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來源:云南建投混凝土)
資訊編輯:姜楠 021-26093006 資訊監督:湯浛溟 021-26093670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