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7日上午,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主辦、CCPA預拌混凝土分會聯合東南大學和清華大學承辦的增材建造技術交流論壇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6號館論壇區順利召開。論壇是2021-2022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大會同期活動之一。來自全國的企業、高校及研究機構人員齊聚一堂,共同就增材建造材料、設備以及國內外發展現狀和未來進行交流和研討。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吳文貴會長出席論壇并作開場致辭,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拌分會師海霞秘書長也蒞臨論壇指導。大會特邀清華大學徐衛國教授、東南大學張亞梅教授、蘭州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張云升教授、浙江大學王海龍教授相繼帶來國內最前沿增材建造發展的相關報告,論壇由張亞梅教授主持。
吳文貴會長首先對各位參會嘉賓的到來致以熱烈歡迎,并對國內外增材建造領域的相關研究及發展情況進行了介紹。他表示,國家當前大力推動建筑行業的全面轉型,以綠色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新時代,增材建造技術是建筑業智能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智能建造中的重要一環。如今該技術已快速發展并從概念走到工程實踐,但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國內外同行共同去解決,如目前尚缺少統一的規范及標準,如何解決增材建造中的配筋問題以及如何實現增材建造的低碳發展等,實現增材建造的規模化發展尚面臨不少挑戰。
徐衛國教授詳細地介紹了智能建造的概念及其原理,并強調了其在未來建筑業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徐教授指出,智能建造目前已成為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環節,當前中國建筑行業的勞動力已面臨嚴重短缺,智能建造能有效解決當前勞動力短缺的問題。隨后,徐教授介紹了深圳寶安3D打印公園、河北張家口農宅、上海智慧灣步行橋、書屋等多個采用智能建造完成的工程項目。
張亞梅教授對混凝土3D打印技術的優勢,團隊3D打印混凝土技術及應用,全球3D打印建造發展以及3D打印混凝土相關標準等方面進行了介紹。近些年,張亞梅教授團隊在3D打印混凝土材料與配合比設計,3D打印泡沫混凝土、3D打印堿激發混凝土、3D打印UHPC以及3D打印ECC等方面均取得了創新的成果,并已經有多個應用示范項目。最后,張亞梅教授指出,目前迫切需要3D打印低碳混凝土材料設計理論和方法,需要解決面向大型3D打印的材料、設備、工藝等的協同技術,同時迫切需要編制各種相關的標準,也需要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與合作、學界與工業界的通力合作。
蘭州理工大學張云升教授以增材建造混凝土材料制備、性能與應用為題,介紹了團隊近些年在增材建造方面取得的成果。張云升教授首先介紹了3D打印油墨材料的組成及設計方法,并從3D打印混凝土的打印性能、流變性能、力學性能以及耐久性能等方面介紹了3D打印混凝土的特性。張云升教授指出,目前增材建造還需要在材料、裝備以及設計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并且需要對相關標準和規范進行進一步的完善與制定。
浙江大學王海龍教授針對3D打印混凝土在結構應用中存在的配筋問題,介紹了團隊在微筋增強混凝土構件性能、3D打印混凝土與增強筋材的粘結性能以及配筋結構構件的力學性能等方面取得的進展。王海龍教授介紹了打印的拱結構及疊合構件的力學性能及其數值模擬,并分享了疊合結構技術的工程應用案例。
(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
資訊編輯:姜楠 021-26093006 資訊監督:湯浛溟 021-26093670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