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7日上午,由中國混凝土和水泥制品協會混凝土礦物摻合料分會主辦的首屆混凝土礦物摻合料應用技術論壇在江蘇南京召開。本次論壇以“礦物摻合料的生產與應用”為主題,聚焦礦物摻合料在生產和應用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問題。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執行會長徐永模、分支機構工作部主任谷冰瑩、混凝土礦物摻合料分會理事長閻培渝、中煤科工開采研究院院長黃忠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本次論壇。論壇由混凝土礦物摻合料分會秘書長王強主持。
首先,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分支機構工作部主任谷冰瑩宣讀了《關于同意混凝土礦物摻合料分會換屆的批復》文件,同意混凝土礦物摻合料分會換屆選舉方案,同意分會推薦閻培渝等13人為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混凝土礦物摻合料分會第二屆理事會負責人。
接著,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執行會長徐永模和混凝土礦物摻合料分會理事長閻培渝共同為分會揭牌。
隨后,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執行會長徐永模為論壇致辭。徐會長代表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祝賀混凝土礦物摻合料分會成功換屆。徐會長指出,礦物摻合料是混凝土關鍵的材料組分,礦物摻合料的應用對于消納固體廢棄物、改善混凝土性能、推動混凝土的低碳化具有重要意義。礦物摻合料應用技術論壇的召開更好地促進了我國礦物摻合料技術的進步,推動了礦物摻合料整體產業的發展。
之后,論壇邀請到業內多位專家學者作精彩報告。報告環節由混凝土礦物摻合料分會副理事長張祖華主持。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閻培渝教授作了題為《礦物摻合料品質變化對于混凝土性能的影響》的報告。閻培渝教授指出,礦物摻合料已是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膠凝材料之一,礦物摻合料的使用導致膠凝材料的性能發生變化,從而影響混凝土性能發展規律。近年來礦物摻合料品種增多,品質發生很大變化,對混凝土性能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閻培渝教授從作用機理、性能規律和配合比設計等多個方面詳細介紹了不同品質的礦物摻合料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混凝土與環境材料研究院王棟民教授作了題為《煤氣化渣煤基固廢礦物活性粉體材料的研究與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應用》的報告。王棟民教授從煤氣化渣概況、煤氣化渣特性、煤氣化渣活性粉體材料的研究與應用和煤氣化渣骨料的研究及在路基與礦井充填中的應用四個方面做了詳細介紹。王棟民教授指出,煤基固廢的高效資源化應用,可以支持碳中和、碳減排技術在煤電化領域的實現,和平衡煤炭化石能源行業高碳排放致命缺陷的有力抓手,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同時為土木建材行業提供大量和重要原材料資源,實現節材、節能、減排的“一石三鳥”功效。
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陳喜旺總工程師作了題為《現有標準體系下的基于超細摻合料的混凝土減碳探索》的報告。陳喜旺總工程師介紹了混凝土減碳路徑、梳理了現行混凝土標準,匯報了粉煤灰、硅鐵硅灰、超細鋼渣、超細粉煤灰礦粉復合粉等礦物摻合料對混凝土的性能和減碳量的影響。陳喜旺總工程師指出,現階段關于降低混凝土的碳排放,對于混凝土生產企業來說,最行之有效的工作是優化配合比通過降低用水量和總膠凝材料用量、提高礦物摻合料用量等手段來降低水泥用量。
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粉體材料實驗室主任丁浩作了題為《摻合料高效高品質粉磨技術》的報告。丁浩主任總結了礦物摻合料種類及其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分享了摻合料高效高品質粉磨技術方案和案例,介紹了合肥院粉磨領域科研技術優勢和合作愿景。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副主任王強副教授作了題為《新型礦物摻合料在水泥混凝土中的性能研究》的報告。王強副教授介紹了超細鋼渣粉、超細礦渣粉、銅渣粉和鎳鐵渣粉等幾種新型礦物摻合料的材料特性、水化機理、對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響規律和環境安全性,并介紹了相關的應用。
首屆混凝土礦物摻合料應用技術論壇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地落下了帷幕。此次論壇的成功召開,順應了混凝土走低碳、可持續的發展道路的需要,為混凝土礦物摻合料應用技術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
資訊編輯:姜楠 021-26093006 資訊監督:湯浛溟 021-26093670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