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安徽省巢湖流域水生態修復與治理工程——十八聯圩生態濕地蓄洪區項目在合肥開工啟動建設。據悉,作為國內首個生態濕地蓄洪區,該項目是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水利部、安徽省今年重點推進開工建設的項目之一,總投資9.7億元。
十八聯圩生態濕地蓄洪區建設內容主要分為蓄洪區建設工程和生態濕地修復工程兩部分,設計蓄洪庫容1.09億m³,治理生態濕地面積13.6km²。其中蓄洪區建設工程包括新建進(退)洪閘1座,改建、新建排澇泵站7座,外河和保莊圩堤防加固等。
“當洪水來襲威脅城市安全時,啟用蓄洪區功能;平常年份沒有洪水時,則發揮生態濕地涵養、凈化南淝河入湖水質的作用。”合肥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八聯圩生態濕地蓄洪區項目建成后,可為南淝河超標準洪水提供蓄滯場所,相機分蓄巢湖超額洪量,掌握防洪主動權。同時,通過濕地與生態農業相結合,豐富生物多樣性、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并且兼顧水質凈化功能。該項目對于推進巢湖綜合治理和安徽生態文明建設、落實長江大保護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十八聯圩位于南淝河入巢湖口東岸、巢湖的西北岸,總面積27.6km²。據介紹,南淝河是合肥的“母親河”,也是環巢湖入湖河流中治理難度最大、國考斷面干支流最后一個水質全面達標的河流,是巢湖綜合治理的“硬骨頭”。1991年、2016年和2020年大水期間,為緩解合肥市、巢湖周邊區域防洪壓力,十八聯圩均主動破堤蓄洪。
2016年大水后,合肥市規劃建設十八聯圩生態濕地,將其納入《巢湖流域水生態修復與治理實施方案》國家試點項目中,2019年12月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核,至今已批復實施三期濕地修復工程。2020年7月,安徽省巢湖流域水生態修復與治理工程——十八聯圩生態濕地蓄洪區納入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清單,2022年8月,該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安徽省發展改革委批復。
資訊編輯:張留京 021-26094426 資訊監督:湯浛溟 021-26093670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