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南充印發《南充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梳理了南充市的礦產資源稟賦、勘探開發情況等,明確力爭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新格局,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
《規劃》指出,砂石礦產資源保供面臨嚴峻形勢與挑戰。“十四五”期間, 隨著“南充臨江新區”設立、“雙高鐵”(成達萬和漢巴南)、 “雙機場”(高坪和閬中)和嘉陵江川渝段高等級航道等重要項目的建設,市內建筑用砂石(建筑骨料、建筑用砂)資源需求將持續穩定提高,現有建筑用砂石年產量僅30萬噸/年,遠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受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各類保護地影響,砂石礦產勘查開發空間嚴重受限,砂石資源供應保障面臨嚴峻形勢與挑戰,亟需加強砂石資源供應保障工作。
《規劃》強調,全面開展砂石土資源調查評價,全面掌握砂石土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區域與資源量情況,保障砂石土礦產資源持續供應。合理控制開發利用 強度、采礦權總數,提高礦山規模化集約化程度,優化礦山開發利用結構。至2025年,累計新增建筑用砂石資源量達5000萬噸,建筑用砂石礦山總數控制在15個左右,全市大中型礦山比例提高到25%以上。
《規劃》提出,優化礦山開發利用結構。進一步對市域內生產規模為小型的砂石土類礦產再次進行清理,關閉或整合歷史原因形成的“小、 散、亂”砂石土類礦業權,進一步減少小型礦山數量,提高大中型礦山的比例,促進礦山規模化開采,提升礦業權集中度和規模 效益。主要生產礦山開采規模和集約經營水平明顯提高,促使大中小型礦山協調發展。到 2025年,大中型礦山比例提高到25%以上。
為做好砂石資源保障調控措施,《規劃》中還提出:
提高河道采砂總量
重點對高坪區、嘉陵區、閬中市、南部 縣、儀隴縣、蓬安縣等 6 個縣(市、區),全面開展勘查、評價 區內河道砂石資源稟賦情況,在保障防洪、生態、通航、發電、 供水安全的前提下,科學編制“十四五”河道采砂規劃及年度實施方案,有序提高采砂總量。
推進清淤疏浚砂石利用
合理規劃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 閬中市、南部縣、儀隴縣、蓬安縣等 7 個縣域內嘉陵江航道整治 工程、航道養護作業等工作。嚴格按照程序編制各類清淤疏浚作業相關方案,明確作業的具體時間、范圍、高程、方式及砂石處置辦法等內容,及時送審 報批,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手續,在不占用和破壞航道的前提下, 依法依規開展清淤疏浚作業,推進清淤疏浚砂石綜合作用。
加強旱采砂石開采利用
南充市轄各縣(市、區)要結合區 域內旱采砂石稟賦條件,在本次縣(市、區)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設置1到3個集中開采區,主要用于市內重點工程、民生工程 和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并按有關規定將規劃報市級自然資源主管 部門批準。全面依法推進砂石采礦權競爭性出讓,積極探索砂石資源“凈礦”出讓,并達到綠色礦山建設要求。有效保障砂石采礦權及時投入生產。
加強建筑垃圾回收利用
鼓勵利用建筑拆除垃圾等固廢資源生產砂石替代材料,增加再生砂石供給。嚴格控制涉及砂石材料的廢舊建筑、路橋、水利設施的拆改,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增加供應,變廢為寶。研究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實施途徑,推動和規范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行業發展。
南充市資源與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南充將繼續提高資源保障能力,加快實現開發利用方式轉變和綠色礦業發展,加快引導嘉陵江沿岸五公里范圍內礦山全面向綠色礦山轉型,不能達到綠色礦山要求的應有序退出,并做好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推動礦業走上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有力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來源:南充市人民政府
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