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南寧市自然資源局獲悉,日前《南寧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正式批復,由南寧市人民政府發布實施。
規劃提出,大力發展水泥用灰巖、建筑用砂石,到2025年,全市礦石年開采量預期達1.5億噸,建筑砂石開采量預期達1.1億噸,建筑用砂石采礦權不超過97個,砂石礦山大中型比例不低于80%。礦產勘查開發布局和礦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實現優勢資源增儲上產;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高,實現礦業轉型升級;礦山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綠色礦山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礦產資源開發與保護合理規范,礦產資源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規劃明確,綜合考慮南寧市礦產資源稟賦情況及產業發展需求等因素,重點勘查建筑用石料、水泥用灰巖、磚瓦用石材、水泥配料用礦產等非金屬礦產,適度加強鉛、鋅、錳、金等戰略性礦產勘查,深入開展重點成礦區帶勘查工作;重點開采建筑用砂石、水泥用灰巖等非金屬礦產,全面提高南寧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加強礦山生態保護,推進礦業綠色發展,為把南寧建成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大都市、“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樞紐城市以及北部灣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核心城市提供礦產資源保障。
規劃結合全市工業布局,根據各區域資源稟賦和開發利用特點,統籌謀劃礦業發展總體布局。西鄉塘區、武鳴區等砂石資源豐富,礦山分布相對聚集,應重點加強建筑用砂石資源的開發利用;橫州市、隆安縣、賓陽縣等建筑用砂石、水泥用灰巖等資源較為豐富,應強化建筑用砂石礦產規模化開發,鞏固水泥用灰巖等礦產資源開發利用。
規劃要求進一步強化礦產資源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開發,嚴格控制開發強度,到2025年全市采礦權總數控制在198座以內,大中型礦山比例達70%以上,應建礦山綠色礦山建成率達100%,礦山“三率”水平達標率達到100%,基本形成科學、有序、綠色、高效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新格局。
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