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22年由于部分房企資金暴雷、新冠疫情反復等多重不利因素拖累國內經濟,盡管在適度超前投資政策促進下,基建發揮強有力的托底作用,但資金短缺、消費信心低迷導致今年水泥行業不盡人意,總體表現為“供需下降、成本高位、利潤收縮、均價下移”。臨近春節,部分水泥貿易商將工作重心轉移至回款,且對2022年的經營情況進行一個總結并對2023年的發展進行相應規劃,百年建筑網于1月4日-1月6日對全國440家水泥貿易商進行了相應的調研。
二、核心觀點
1、80%的回款情況不佳,其中基建、民用回款好于房建;
2、2023年不轉型占78%,對水泥行業仍有信心;
3、少數或在2023年調整水泥業務結構,調整方向為房建轉向基建及民用;
三、具體分析
3.1 2022年水泥貿易商業務主體分析
據數據顯示,2022年的業務主體基建、房建、民用和攪拌站有一定差異,其中占比相對較高的是基建,最低的是房建。
2021年部分房企暴雷導致部分地區房建項目停滯,且材料供應商收款困難,2022年繼續拖累,房建項目收縮,因此以房建為主體業務的水泥貿易商占比有所減少;基建則在2022年發揮了穩增長的積極作用,在各項利好政策支持下,開工項目增多,回款相對穩定,因此主營基建的貿易商占比較其他類型相對最多;民用市場上由于是“現款現貨”的交易模式,回款尚可,但其規模較小且利潤較低,因此占比不大。
3.2 僅20%的貿易商年末回款達8成以上
據數據顯示,回款率大多集中在50%-80%這個區間;50%的以下占比也達到了3成以上;僅少數的貿易商回款率在80%以上。說明目前多數材料供應商回款情況不甚理想。
據調研反饋:
回款在80%以上的多數供應民用市場,部分供應資金較好的基建項目;
回款率50%-80%的多為基建項目、少量房建項目: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防疫力度較大,導致政府資金短缺,因此部分基建項目回款不佳,但是多數基建項目都是在央國企手上,因此貿易商回款也有相應保障,另外部分主營房建的貿易商因為有部分“保交樓”的項目作支撐,所以回款率相對其他項目也有所增長;
回款率在50%以下的多為房建項目、部分基建項目:房地產仍維持頹勢,部分房企資金鏈斷裂導致材料供應商回款困難,因此房建項目回款率相對較低,當然也有部分基建項目資金不足難以支付材料款。
某供房建的貿易商:2022年房建項目做的很少,主要原因是回款太差,很多房企都是用房產抵債,但是房產轉手困難,導致資金周轉出現問題,明年的房產行業更加難做。
某供基建的貿易商:2022年受疫情影響,基建項目的施工進度受到影響,因此付材料供應商的錢會有延后的現象,但是不會擔心會拿不到。央國企施工單位的資金情況會稍微好點,回款率還行。
3.3 結構調整方向分析
據調研約 11%的水泥貿易商考慮2023年轉變業務結構,其中,轉型做基建的占比最高約44%,還有3成左右的轉型民用,個別可能會考慮退出建材市場。
從2022年的回款情況來看,基建資金好于房建,因此超過4成的貿易商轉型基建;而31%的貿易商則反饋:求穩為主,明年將轉型做民用市場,雖然利潤低相對較低,但部分水泥廠對于民用水泥也會有相應優惠政策,最重要的是資金有保障;當然也存在由于回款及行情太差,導致經營不善,個別貿易商考慮明年完全脫離建筑行業。
3.4、近8成的水泥貿易商沒有轉型意向
據調研顯示約8成的調研客戶2023年還是以水泥貿易為主,僅少量客戶考慮明年轉型,轉型方向從下圖可見:
約33%的考慮轉型鋼材產業,某貿易商反饋:水泥屬于短腿行業,難以施展,而鋼材業務相對寬范,業務渠道相對較多;
考慮轉型砂石、礦渣粉產業的約占17%,一方面,國企水泥廠占比較高,競爭力較強,另一方面,成本高居不下,利潤較低,一般企業資金實力不足,相比之下礦粉砂石更適合私企運作;
8%的水泥貿易商考慮轉型勞務產業;8%的水泥貿易商考慮轉型混凝土產業。
四、總結
從以上調研數據及市場反饋來看,目前整體回款情況并不理想,房企資金緊張及行業信心低迷等原因導致房建回款較差;在政策支持及央國企資金實力有保證的前提下,基建回款相對好于房建,這也使得部分水泥貿易商計劃由房建業務轉向基建,但2023年防疫政策優化,加之利好政策支持,多數貿易商仍對2023年水泥行業充滿信心。
(樣本說明:調研樣本數量440家,其中華東占47%、華南占27%、西南占13%、華中占7%、華北占2%、西北占3%)
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