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中國建筑行業高峰論壇暨“百年建筑網”年會正在火熱報名中,點擊報名參會>>
一、水泥市場周度回顧
1、全國水泥指數周環比下降
本周全國水泥價格穩中偏弱運行,截止11月10日,百年建筑網水泥價格指數為391.63點,周環比下降0.32%。
2、各區域行情分析
華東:上海局部管控,運輸不便后有停工兩天;其余地區重點項目穩步推進;山東等地部分項目臨近收尾,在供的部分因天氣等不利因素也有暫緩的現象,下游需求開始變化。
華南:重點項目正常施工,小項目近期進度較好,需求回補后帶動出庫量回升。
華中:在供的項目正常推進,但局部受制于資金暫未得到改善,很多零散的周邊項目今年都沒有開,商混企業采購量也開始下降。
西南:重慶局部區域限量供應50%-80%,水泥供應收縮后,出庫量也隨之下降。
三北:天氣寒冷,已經進入冬施,在供的部分項目進度緩慢,水泥用量陸續減少。
二、水泥成本利潤分析
據行業傳統,生產一噸水泥大約折算耗煤量在0.13噸。下圖的水泥價格采用全國P.O42.5散裝水泥均價和秦皇島港Q5000煤炭平倉價做對比,可以反映目前水泥行業的相對盈利水平(未考慮水泥企業的煤炭庫存因素)。
截至11月9日,水泥-煤炭價格差278.1元/噸,同比2022年下降8.26%。
三、水泥供需分析
1、供應情況分析
生產方面:截至11月8日,百年建筑網統計全國274家水泥熟料生產企業情況:全國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68.27%,較上周下降1.08個百分點。其中華東地區產能利用率環比上升1.41個百分點,華東江蘇、安徽熟料企業10月停窯計劃執行完畢,開窯生產,因此產能利用率較上周有所上升。華中地區產能利用率環比上升1.66個百分點,華中湖北、河南11月暫無同意停窯計劃,熟料企業自行生產,因此產能利用率較上周有所上升 。西南地區產能利用率環比下降7.28個百分點,川渝水泥企業停窯推漲水泥價格 ,產能利用率較上周有所下降。
庫存方面:全國水泥熟料庫容比71.04%,較上周環比下降0.55個百分點。其中華東地區熟料庫存環比下降1.40個百分點,近期華東地區安徽、江蘇等地熟料企業停窯檢修,以消耗庫存為主,因此熟料庫存小幅下降。華南地區熟料庫存環比下降1.13個百分點 ,兩廣水泥價格推漲,下游貿易商囤貨,因此熟料庫存小幅下降。西南地區熟料庫存環比下降0.11個百分點 ,重慶水泥價格推漲,執行4季度停窯計劃,因此庫存小幅下降。
2、需求情況分析
全國250家水泥生產企業數據顯示:11月1日-11月7日,本周全國水泥出庫量612.85萬噸,環比下降2.1%,年同比下降29.4%。分區域來看,南方本期降多漲少,主要原因是項目資金情況尚未得到好轉,施工進度有所放緩。局部管控運輸受阻,部分項目有停工半停工,需求偏弱;北方已經開始供暖,項目接近最后施工階段,用量陸續減少。故整體來看,本期水泥出庫量略有下降。
【基建】——開始下降
據百年建筑數據調研顯示;基建水泥直供量242萬噸,環比下降2.0%,年同比下降8.7%。本期數據下降的原因如下:主要是本期局部水泥價格推漲,下游接受程度不高,水泥采購量開始下降。據安徽某水泥企業反饋,近期江蘇沿江地區水泥價格推漲,但實際落實情況不佳,各大廠商均有小幅回調的現象,導致該地外發江蘇沿江水泥份額縮減。其次重點項目基本穩定,新開較少,主要以續建和收尾為主。據廣西某水泥企業反饋,天氣較好,重點工程穩步推進,南寧到武宣向的高速用量平穩,但有反饋部分項目資金情況不太好,目前根據資金來定進度,基建用量較上期開始下降。
【房建】——基本持平
從水泥出庫量角度來分析,一是本期北方停工的較多,已經進入冬施。據河北某水泥企業反饋,現在承德溫度接近0度,張家口已經下雪,周邊地區氣溫下降很多,十一月中旬進入冬施,京津冀這邊冬施費混凝土加20元一方。3號環保管控解除后,商混企業重心移至回款,水泥采購量有限。其次是資金問題暫未得到改善,項目進度偏慢。據廣東某水泥企業反饋,銷量達到固定數值后,政府會給予一定補助。但是今年很多深圳過來的工業園都已經停工,廠房建了一半便沒有下文,資金缺口較大,攪拌站很多都是半停工的狀態。
【民用】——囤貨減少
民用小項目需求一般,門店也較為謹慎,沒有過多囤貨的現象,基本是按需少量囤貨。前期包裝水泥價格有推漲,下游門店庫存較高,目前還是以去庫為主。據湖南某水泥企業反饋,主流品牌貿易商篩選機制較之前嚴格,目前采取末位淘汰制,部分貿易商為沖量有自行降價的情況,整體袋裝出庫量部分品牌是逆勢上漲的,大部分品牌都是呈下降的趨勢。
四、水泥后市觀點
總體來看,本期水泥出庫量略有下降,南北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分區域來看,北方目前已經進入冬施,后期需求有限,出庫量呈下降的趨勢;南方局部管控本周會結束,大部分區域目前天氣較好有利于施工,但今年資金情況暫未得到改善,趕工項目較少,多為在供的和一些收尾工作,暫無新開,后期增量有限,需求穩中偏弱運行。
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