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四川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其中提出,到2025年,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29.5微克/立方米以內,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控制在0.1%以內,氮氧化物和VOCs重點工程累計減排量分別達5.95萬噸和2.53萬噸。
涉及水泥行業的內容如下:
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上馬。新改擴建項目嚴格落實國家和四川省產業規劃、產業政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規劃環評、項目環評、節能審查、產能置換、重點污染物總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區域削減、碳排放達峰目標等相關要求,原則上采用清潔運輸方式。從嚴控制高耗能項目節能審查,對年綜合能耗5萬噸標準煤以上的項目按要求開展能耗替代。涉及產能置換的項目,被置換產能及其配套設施關停后,新建項目方可投產。
加快調整優化重點行業產能。嚴格執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和相關產業準入負面清單、技術標準等規定要求。加大落后產能排查力度,制定實施年度推動落后產能退出工作方案,依法依規退出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造紙、化工、磚瓦、有色冶煉、炭素等重點行業落后產能。逐步退出限制類涉氣行業工藝和裝備,重點城市提高能耗、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等要求,支持限制類裝備通過等量或減量置換退出,到2025年推動一批燒結、高爐、轉爐、焦爐等限制類裝備退出或產品升級。逐步淘汰步進式燒結機和球團豎爐以及半封閉式硅錳合金、鎳鐵、高碳鉻鐵、高碳錳鐵電爐。持續推動水泥行業壓減過剩產能。積極推進水泥行業產能置換改造升級。
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在保障能源安全供應的前提下,繼續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重點削減非電用煤。強化商品煤質量監管,推進煤炭高效清潔利用,防止劣質煤炭流入市場。到2025年,原煤消費量控制在7000萬噸以內,實現全省煤炭消費量達峰。新改擴建用煤項目,依法實行煤炭等量或減量替代,替代方案不完善的不予審批;不得將使用石油焦、焦炭、蘭炭等高污染燃料作為煤炭減量替代措施。原則上不再新增自備燃煤機組,支持自備燃煤機組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對支撐電力穩定供應、電網安全運行、清潔能源大規模并網消納的煤電項目及其用煤量應予以合理保障。
持續優化調整貨物運輸結構。大宗貨物中長距離運輸優先采用鐵路、水路運輸,短距離運輸優先采用封閉式皮帶廊道或新能源車船。將清潔運輸作為鋼鐵、火電、有色冶煉、焦化、建材、煤礦、煤化工等行業新改擴建項目審核和監管重點。推動重點城市充分挖掘城市鐵路站場和線路資源,采取公鐵聯運等“外集內配”生產生活物資物流方式。實施差異化貨運價格,引導貨物運輸向鐵路轉移。到2025年,全省鐵路貨運量較2020年增長10%左右、占比提升0.5個百分點,水路貨運量較2020年增長12%左右,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5%以上。
加快提升機動車清潔化水平。在火電、鋼鐵、煤炭、焦化、有色冶煉、水泥等行業和物流園區推廣新能源中重型貨車,發展零排放貨運車隊。
推行重點行業污染深度治理。高質量推進火電、鋼鐵、水泥、焦化等重點行業及35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全省80%以上的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重點城市力爭完成水泥熟料和焦化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治理措施,達到超低排放改造排放限值要求,重點區域35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加強決策科技支撐。研發水泥、玻璃等非電行業氮氧化物超低排放及監測監管關鍵技術;研究VOCs多源全過程控制及監測監管技術;建立基于立體監測的大數據融合分析平臺。開展園區以及水泥、鋼鐵等重點行業減污降碳協同路徑研究。到2025年,地級及以上城市進一步提升排放清單編制質量,推動重點行業排放大戶實現季度更新。
資訊編輯:羅瑩 021-26093550 資訊監督:樂衛揚 021-26093827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