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2024年中國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武漢舉行。與會代表就當前困難時期下加強行業自律、落實錯峰生產要求、淘汰落后產能、推進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深化國際業務發展等方面達成了系列共識。
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高登榜在致辭中指出,本次大會主要關注兩個問題,一是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標,二是為實現此目標需要堅定采取的手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次大會水泥行業五十強企業領導人悉數到會,說明大家有共鳴,都很關注行業的發展。眾所周知,水泥行業歷經過輝煌時期,當前正面臨需求萎縮、成本高企、競爭加劇、效益下滑的嚴峻挑戰。與鋼鐵、煤炭行業相比,水泥行業猶如大而不強的“巨嬰”。2016年到2018年處于緩慢爬坡階段,到2019年水泥行業利潤高達1800多億元。此后,受房地產市場下行等大環境的影響水泥銷量也隨之下行,導致行業市場信心不足,不到三年時間水泥行業利潤呈現了大幅下滑甚至虧損的狀態。關鍵問題在于行業自律欠缺。要實現健康穩定的高質量發展,必須要重拾信心,還要對形勢進行認真分析思考,機遇與挑戰同在,“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加強自身管理能力、駕馭產業的能力,加強行業自律,企業間做好合作,要有足夠耐心涵養市場,實現行業穩增長目標。
工信部原材料司建材處處長高萍圍繞“學習落實新型工業化大會精神,推進水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發表講話,她指出,深刻把握新型工業化賦予水泥行業的要求,水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支撐,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注水泥行業的發展。近期國務院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對建材行業的節能降碳作出了統一部署。水泥行業近年來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新的歷史使命當中,水泥行業要繼續發揮大國基石的作用,要緊緊抓牢新型工業化這一關鍵性的任務,深刻認識到新型工業化對水泥行業提出的新要求。當前,數字技術快速發展、廣泛滲透,已經成為新型工業化重要的推動力,水泥行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有助于促進生產方式、管理方式全方位變革;要堅持產業的創新與引領,水泥是傳統產業,不是落后行業,要把創新的重點放在關鍵技術創新和工藝的變革上,要形成新動力,增強行業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她還指出,全行業致于努力推進銷售利潤率達到制造業的平均水平,在提升發展效益的同時,要更注重發展質量,正確處理好質量安全和綜合利用的關系、效益下滑和技術改造的關系,正確認識穩增長和創新發展的關系。原材料工業司將在水泥行業重點開展以下工作:一是強化產能總量的科學控制,嚴格落實水泥行業產能置換,持續開展水泥行業錯峰生產;二是強化綠色低碳的技術改造;三是強化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四是強化水泥新材料的生產;五是強化標準、認證體系的建設。
湖北省經信廳原材料工業處處長鄧忠明在致辭中指出,湖北全省有25家建材企業被評為國家綠色工廠,16座水泥用礦山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2023年全省42家水泥企業、55條水泥熟料生產線全部實施錯峰生產,平均每條生產線實際停窯110天。他還強調,面對當前建材行業需求大幅萎縮、價格低位運行、成本居高不下、效益持續下滑等等問題,相信本次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將收獲豐碩成果,助力建材工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湖北省水泥協會會長、葛洲壩水泥董事長桂桐生致辭中表示,行業幾十年來的發展實踐反復向我們昭示,行業與企業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任何一個企業都無法游離于行業大勢之外。如何扭轉發展局勢、擺脫發展困境,推動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是擺在廣大水泥企業和企業家面前的一道“必答題”。解鈴還須系鈴人,水泥行業的問題必須依靠全體水泥人自己才能解決。希望水泥行業和廣大水泥企業在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行業協會的有力指導下,篤定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方向,強化擔當、深化自律,堅持以維護行業整體利益為宗旨,以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已任,全力營造競合有序、和諧共生的行業生態和市場環境,奮力推動行業發展重歸理性、再譜新篇。
中國建材集團副總經理、中國建材股份總裁魏如山指出,今年以來形勢更加嚴峻,行情走入前所未有的低谷,特別是前四個月出現了大面積嚴重虧損的情況,直到5月才通過大企業間的謀劃合作、通過行業協會的奔走呼吁有所回暖,但行業的關鍵命題,如穩增長、去產能、優化升級、雙碳轉型等都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下一步怎么走、未來五年、十年怎么辦,需要我們共同去尋求答案。當前,我們能做的最重要的是要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從穩增長出發布局謀篇,為穩定經濟大局多作貢獻,用高質量的產品建設美好中國。
安徽海螺集團副總經理、海螺水泥副董事長王建超指出,“十四五”國家正處于經濟轉型期,受國內國際經濟影響水泥行業的日子比較艱難,大家都深有感觸。從2022年開始行業快速進入下行通道,全行業利潤686億元,同比下降60%;2023年下行勢頭沒有改變,行業利潤321億元,同比下降超過50%;今年上半年情況更加惡劣,全年可能會出現全局性虧損。他認為,當前,雖然水泥行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但相信,只要全行業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求同存異、同舟共濟,就一定能破冰突圍、渡過難關!
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肖家祥做重要報告,報告中分析了近20年來我國水泥行業的市場走勢及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市場、政策、企業行為。肖家祥指出,要堅定信心,攻堅克難。歷史的經驗反復證明,信心比黃金重要。在當下,要打好穩增長去產能,轉型升級三大攻堅戰,努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他強調,面對困難和挑戰,要有信心、有韌勁!對行業的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要有信心,堅定不移的抓錯峰生產,行業自律,全力以赴的穩增長,堅定不移的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爭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完成去產能和系統優化、轉型升級的任務,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他希望本次大會能夠借鑒2016年在新疆召開的行業會議,強化大企業引領作用,通過行業自律推進做好錯峰生產工作,建立并增強市場信心,扭轉全行業虧損的局面。
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在總結中就如何平衡產能嚴重過剩與行業高質量發展之間的關系這一重要挑戰,結合會議上大企業領導和與會專家的發言報告,提出了以下策略和建議:1、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政策引導,市場化整合,淘汰落后和低效產能、減少過剩產能,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鼓勵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2、創新驅動發展:加大研發投入,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數字化智能化,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滿足市場對高質量水泥的需求。同時,發展綠色低碳技術,減少環境污染;3、堅持推行錯峰生產政策,增加企業效益。要統一認識,增強信心,加強行業自律,大企業要強化政治站位,責任擔當,改善市場營銷環境,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4、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導:完善產能置換、錯峰生產產業政策,引入碳減排,超低排放,綠色能源等法規手段,引導和規范水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競爭;5、一帶一路走出去。積極謹慎穩步推動海外市場。探索水泥及其衍生品在新領域中的應用,緩解國內產能過剩的壓力。
資訊編輯:羅瑩 021-26093550 資訊監督:顧璘資訊 13851793904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