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材國際發布投資者溝通情況,具體內容如下:
一、介紹公司2024年二季度經營業績及全年經營計劃
1.公司2024年1-6月新簽合同額371億,同比減少9%,其中:境外新簽合同額235億,同比增長9%,境內新簽合同額136億,同比減少28%。截至6月末,公司有效結轉合同額592.44億,較上期增長6.89%,為未來公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公司以“推動綠色智能,服務美好世界”為使命,以“材料工業世界一流服務商”為愿景,秉持“一核雙驅,三業并舉”頂層設計,致力于成為行業科技創新的引領者、綠色智能的推動者、全球發展的建設者。十四五末,力爭實現工程、裝備、服務三足鼎立、三位一體、協同發展業務格局。2024年,公司將積極把握新型工業化、數智化轉型、綠色低碳轉型、一帶一路等時代機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錨定“一利穩定增長,五率持續優化”目標,重點攻堅“六大工程”,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二、互動交流
1.公司如何看待2024年上半年生產經營數據情況?
答:公司2024年1-6月新簽合同額371億,同比減少9%,其中:境外新簽合同額235億,同比增長9%,境內新簽合同額136億,同比減少28%。上半年公司新簽訂單總體規模雖然同比減少9%,但是,是在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長68%的基礎上實現的,在今年上半年國內水泥行業大面積虧損的大背景下,實屬不易,這得益于公司長期培育的海外市場帶來的抗風險能力。
關于公司單二季度新簽訂單情況。首先,公司單二季度境外新簽合同額同比減少30%是在去年單二季度同比增長5倍的基數上的減少;其次,單二季度境外訂單減少主要是由境外工程訂單減少所致,境外工程訂單簽訂時間周期波動性較大,單季度工程訂單呈現波動屬于正常現象;第三,單二季度裝備和運維的境外訂單均有15%左右的增長,符合公司戰略轉型的預期。
關于公司上半年境外訂單增速情況。上半年公司境外新簽合同額235億,同比增長9%,是在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長2倍的基礎上實現的持續增長。其中,境外工程同比增長4%,呈穩中向上態勢;境外裝備同比增長58%、境外運維服務同比增長37%,兩類業務上半年境外拓展成效顯著,公司戰略轉型持續落地。
關于公司上半年境內訂單情況。上半年公司境內新簽合同額136億,同比減少28%,較一季度同比降幅縮窄20%,境內業務目前也呈現出觸底回暖趨勢。
從上半年整體情況來看,公司有效結轉合同額592.44億,較上期增長6.89%,為未來公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材國際會繼續堅定踐行公司從工程向裝備和運維轉型的戰略方向,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不負大家的支持和信任!
2.近期公司股價大幅下跌,是否有重大異常經營情況發生?
答: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情況正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二級市場股價波動受多重因素影響,敬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公司以“推動綠色智能服務美好世界”為使命,努力成為材料工業世界一流服務商,堅持工程、裝備、服務三位一體協同發展,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境外新簽合同占比均超50%,境外業務表現出良好的發展韌性和增長勢頭。未來,公司也將通過持續的現金分紅、更加充分的投資者交流等方式,多措并舉努力提升資本市場對公司投資價值的認可,使公司股價更合理地體現公司價值。
3.公司如何看待今年國內市場空間?
從目前國內的情況看,2023年由于全國性的水泥價格降幅較大,加之需求下滑,水泥行業利潤出現大幅下降,降幅超過50%。對于2024年及未來幾年,市場壓力整體依然較大,但下行程度會出現放緩。相應國內水泥整線項目的機會也比較少。在“雙碳”與“雙控”等政策共同作用下,產業轉型升級需求迫切。《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水泥熟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降低3%以上。今年以來,環保部印發《關于推進實施水泥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國務院發布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建材行業是設備更新改造的重點行業。我國在運行的水泥熟料生產線1570余條,其中運轉10年以上的線占比80%。政策壓力下,水泥企業對新技術、新裝備的需求將會持續釋放,存量技術改造市場空間較大。
中材國際已經形成了圍繞綠色節能、數字智能升級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去年,青州中聯年產20萬噸CCUS示范線成功點火,公司成功打造了合肥南方、宜城南方、池州中建材骨料等一批智能化標桿示范項目,自主研發的綠色低碳水泥工廠數字化設計建造技術經行業鑒定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并成功應用于銅川堯柏、玉山南方等生產線。中材國際已經成為水泥行業綠色轉型的重要推動者,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會形象,這也有利于獲取更多政策支持和商業機會,低碳工藝改進、新一代節能裝備、余熱回收裝置、智能化控制系統等各環節都將有不錯的市場空間。
4.公司對今年海外市場的預期如何?
答:就國際市場而言,我們判斷2024年境外水泥需求和價格較2023年總體保持穩定。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較快,受益于基建和房建的快速發展,區域水泥需求旺盛,水泥行業仍然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成熟市場國家受脫碳政策影響,綠色低碳改造需求持續釋放。公司核心經營區域包括非洲、中東、南亞、東南亞等區域市場,伴隨城鎮化發展與人口增長紅利,水泥需求仍有較大增長空間,隨之帶來較為穩定的水泥工程技術服務市場機會;另外,存量市場潛力很大,統計顯示,目前境外20年以上生產線占比近70%,約有400條生產線位于碳減排壓力較大的歐美國家,老線技改市場空間較大,將為公司發展帶來持續增長機遇。
5.請介紹一下公司裝備業務的發展情況和未來市場空間。
答:2024年上半年公司裝備業務新簽合同額33.44億元,同比減少15%,其中:境外新簽合同額12.41億,同比增加58%,境內新簽合同額21.03億,同比減少33%。目前裝備業務大部分集中在國內,從上半年情況來看,國內水泥行業大面積虧損對公司裝備業務造成一定影響。
2023年2月份合肥院進入中材國際以后,公司開始進行裝備業務的融合,裝備集團掛牌,天津院和合肥院一體化管理,一套領導班子,一套考核指標。目前,公司正在按照裝備業務板塊統一平臺的規劃目標,推進裝備集團股權層面的整合。同時,裝備平臺下屬各專業裝備產品層面,按照“合并同類項”原則實現專業聚焦,一個裝備、一個主體,力爭打造若干個“專精特新”裝備領域的單項冠軍或隱形冠軍。伴隨全球水泥行業綠色智能轉型進程持續推進,水泥裝備仍有較大潛在需求空間。據咨詢公司預測,到2025年水泥裝備全球市場規模預計每年約350-400億元,按照公司2023年裝備業務收入測算,水泥裝備全球市占率約20%,相比水泥EPC業務全球市占率65%,裝備業務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國內水泥行業供給側改革不斷深化,目前行業已處于提質增效、綠色智能的結構化轉型時期,來自存量市場的節能降耗改造、更新迭代將占據更大的裝備需求比例。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國內圍繞節能降碳、超低排放、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等方向的設備更新改造有望提速。
未來,中材國際會持續深入推進裝備業務整合融合,加強品牌建設,擴大國際影響力,加快實現從“工程帶動”到“帶動工程”逐漸轉變;同時,進一步加強工程與裝備協同,依托全球屬地化資源和系統集成服務能力,統一備件服務平臺和服務體系,構建“產品 服務”系統解決方案;堅持“基于水泥、超越建材”業務定位,加大裝備外行業拓展和“走出去”步伐,進一步提升裝備外行業收入、境外收入占比。
資訊編輯:羅瑩 021-26093550 資訊監督:樂衛揚 021-26093827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