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师尊受露着屁股夹玉势,亚洲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777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少妇bbbbbb水多

當前位置: 百年建筑網> 綜合資訊>下游>基建> 渭南市:力促404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50億元

渭南市:力促404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50億元

摘要:

6月5日,渭南市人民政府印發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任務分解方案。其中提出,持續深化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延伸拓展“四個一批”機制,力促404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50億元,陜西吉利半導體材料提純...

6月5日,渭南市人民政府印發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任務分解方案。其中提出,持續深化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延伸拓展“四個一批”機制,力促404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50億元,陜西吉利半導體材料提純等120個項目建成投產,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左右。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任務分解方案

為深入落實市六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實現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現就《政府工作報告》工作任務提出如下分解方案。

一、陳曉勇市長牽頭重點工作(5項)

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2.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進市以下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全鏈條預算績效管理,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3.強化基層財政運行監測,兜牢“三保”底線。〔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4.打好重點產業鏈群建設硬仗。〔責任單位:市政府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5.全市政府系統始終堅守忠誠、堅定、自覺的政治本色,保持精心、精細、精致的工作態度,砥礪認真、無私、規矩的精神作風。堅持忠誠履職,健全完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閉環落實機制,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工作要求。堅持依法行政,深入推進全國法治政府示范市創建,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扎實做好政務公開、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堅持干字當頭,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把“定了就干、干就干好”貫穿始終,在壯大縣域經濟、引領鄉村振興中創特色、當標桿,盡全力在全省創一流、全國爭榮譽。堅持清正廉潔,持續加強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樹牢過緊日子思想,把更多資源和財力用在發展緊要處、改善民生上。〔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直屬機構、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二、高振鑫常務副市長牽頭重點工作(30項)

1.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2.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5%、6.5%。(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3.城鎮新增就業4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4.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以上,確保“十四五”累計降低15%以上。(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5.搶抓“兩重”“兩新”等政策機遇,緊盯國家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投向,扎實做好項目謀劃、對接工作,策劃包裝重大項目500個、總投資3000億元以上。〔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政府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6.建立市級重點項目分層級分領域包聯機制,持續強化要素保障,3月底市級重點項目市域內手續全部辦結、9月底全部開工、11月底全部納統。〔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行政審批局、市統計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7.持續深化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延伸拓展“四個一批”機制,力促404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50億元,陜西吉利半導體材料提純等120個項目建成投產,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左右。〔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政府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8.穩定能源產業發展,加快陜北—關中750千伏第三輸電通道等電網項目建設,建成羅敷——韋莊天然氣管道工程。(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9.推進白水鴻森等礦井竣工驗收,原煤總產量達到1800萬噸。(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應急局、韓城市政府、澄城縣政府、合陽縣政府、蒲城縣政府、白水縣政府)

10.推動省級以上開發區納入新版《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對外經濟合作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科技局)

11.推動渭南高新區實施新一輪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試。(責任單位:市委編辦、高新區管委會)

12.依托渭南經開區民機試飛基地,發揮地域、空域資源優勢,搶占低空經濟產業新機。(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對外經濟合作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經開區管委會)

13.以開放促融合,全面融入共建西安都市圈,推進富閻產業合作園區發展,力促云明航空智能制造等10個項目建成投用,推動先進制造業向“關中制造、渭南配套”拓展。有序承接東部產業梯度轉移,確保蘇陜協作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方陣。(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澄城縣政府、合陽縣政府、蒲城縣政府、富平縣政府、白水縣政府)

14.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用好“四減一優”等機制,實施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再出臺10項便民惠企政策,全市標準化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占比達到80%以上。(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

15.主動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

16.以富閻產業合作園區為紐帶,推動富平縣與西安市產業同鏈、科創同頻、服務共享。(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富平縣政府)

17.壯大特色產業,深入實施縣域特色經濟改革行動,支持各縣市區打造1個首位產業和2個以上特色產業集群,力爭縣域經濟增速高于全市水平。(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18.補齊縣域基礎短板,推進以縣城為主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實施年度投資119.7億元的82個新型城鎮化項目。(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項目實施單位)

19.推動富平(閻良)至咸陽機場鐵路盡快開工,保障西延高鐵富平段建成投用。(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

20.促進產業綠色崛起,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設,建成330千伏匯集站1個,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200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9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110億千瓦時。(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21.全年引進高層次和緊缺特殊專業人才300名以上。(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2.全面落實全民參保,推進靈活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精準擴面,逐步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水平。穩妥有序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3.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狠抓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責任單位:市應急局、市安委會各成員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24.加強應急能力建設,修訂應急預案,組建市縣兩級應急搶險救援隊伍,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責任單位:市應急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消防救援支隊)

25.全力推動一攬子化債措施落地落實,堅決杜絕違法違規新增隱性債務。加強對債務高風險地區管控,確保按期實現“雙降”目標任務。持續推動融資平臺轉型升級,加快融資平臺隱性債務“清零”。〔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國資委、市審計局、市政府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26.加強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防范化解,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責任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渭南市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渭南監管分局)

27.樹牢風險意識,健全輿情處置機制,加強重大輿情監測、研判、回應、督辦工作,積極穩妥回應社會關切。〔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28.打好擴大有效投資硬仗。〔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對外經濟合作局、市統計局、市行政審批局、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水務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國資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民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政府辦(市數據局)、市林業局等〕

29.打好穩就業促增收硬仗。(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國資委、市生態環境局、市民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商務局、市人民法院、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總工會等)

30.持續做好秦嶺、黃河、審計等方面問題整改。(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審計局、市政府相關部門、各縣市區政府)

三、李云飛副市長牽頭重點工作(3項)

1.全面啟動各縣市區第三輪地方志修編工作。(責任單位:市地志辦、各縣市區政府)

2.組建市農資聯盟,建設農資儲備集散基地等項目,提升農資保障能力。(責任單位:市供銷聯社)

3.打好外貿拓展硬仗。(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對外經濟合作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貿促會、渭南海關、市稅務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公安局、市科技局、中國人民銀行渭南市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渭南監管分局等)

四、張開副市長牽頭重點工作(4項)

1.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強市試點建設。(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2.打造賽事品牌,積極推進省十八運會籌辦,爭取國內外知名賽事落戶渭南,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責任單位:市體育局)

3.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15個省級慈善社區(村),做好殘疾人、困境兒童等群體關心關愛。(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4.堅決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加快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創建,讓群眾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五、劉莉副市長牽頭重點工作(28項)

1.糧食產量250萬噸以上。(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2.堅持更新理念,吃透新形勢下招商引資工作政策,推動招商引資行為更加規范高效。優化成效考核評價激勵機制,形成“以招商引資論英雄、以項目建設論成敗”的鮮明導向。堅持招大引強,把“每年每個縣市區招引1個10—3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作為“硬任務”,努力招一個項目育一個產業。〔責任單位:市對外經濟合作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3.強化以商招商、鏈式招商和投行思維招商,確保總投資32億元的生命科學產業基地、總投資20億元的生長因子產業基地等重大項目落戶渭南,全年實際使用內資增長8%。(責任單位:市對外經濟合作局、高新區管委會)

4.建立項目招引、簽約、落地全流程管理體系,定期走訪企業,協調解決問題,全年新簽約項目實際使用資金增長10%以上。(責任單位:市對外經濟合作局)

5.支持華州區、華陰市、潼關縣創建省級經開區,力爭全市特色專業園區達到6家。(責任單位:市對外經濟合作局、華州區政府、華陰市政府、潼關縣政府)

6.推進千億級文旅產業集群建設,建成渭南文旅大數據平臺,加快催生文旅融合新業態,全年培育文旅“鏈主”企業5家,文旅產業總產值增長15%。(責任單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7.聚力國家級關中文化(渭南)生態保護實驗區創建,打造黃河旅游風景道渭南示范段。(責任單位:市文化和旅游局、韓城市政府、合陽縣政府、大荔縣政府、華陰市政府、潼關縣政府)

8.開展景區品質提升行動,深化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作,實施西岳廟周邊綜合配套,建成華山旅游道路、少華山南線索道。(責任單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華陰市政府、華州區政府、華山景區管委會、華旅集團)

9.加快司馬遷祠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開工建設國泓溫泉酒店,打造渭南老城等旅游新場景。(責任單位:市文化和旅游局、韓城市政府、臨渭區政府)

10.實施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十大行動,推出系列主題精品旅游線路,持續優化文旅市場發展環境,創建文化旅游名鎮名村10個以上。全年接待旅游人數、旅游總花費分別增長7%和9%以上。(責任單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農業農村局)

11.深化農村領域改革,穩妥推進土地第二輪延包整市試點。(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12.以開放促交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快中亞(陜西)霍爾果斯果蔬交易中心建設,建成中塔友誼蘋果示范園,持續開展中亞五國職業農民培訓。(責任單位:市對外經濟合作局、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投集團)

13.確保糧食安全,實施糧食種業振興工程,持續開展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790萬畝以上。建設高標準農田12萬畝。(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14.鞏固提升“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優化完善“2531”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15.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推廣訂單帶動、吸納就業等七大利益聯結形式,有效帶動40萬戶農民就業,持續增加群眾收入。(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16.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創新農村“三資”管理體制機制,推進“消薄培強”行動,基本消除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益5萬元以下的“薄弱村”。(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17.做好“土特產”文章,水果面積和產量分別穩定在310萬畝、410萬噸。(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18.強化正大集團、石羊集團、牧原食品等龍頭企業帶動,推動畜牧業智能化轉型,生豬存出欄分別達到106.7萬頭和232.2萬頭。(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19.力爭乳制品等4條特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000億元,全市十億級農業產業鏈條達到15條以上。(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20.聚力園區賦能增效,創建國家級產業集群1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0個,新增省級產業化聯合體3家。支持澄城縣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華州區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澄城縣政府、華州區政府)

21.新建良種繁育基地5個。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因地制宜編制村莊規劃,建設省級“千萬工程”示范村71個,市級重點村110個。支持合陽縣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合陽縣政府)

22.改造戶廁4萬座、公廁610座,全市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0%以上。(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23.全面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完善“一約四會”,健全自治法治德治體系,讓渭南鄉村治理的好聲音在全省唱響。(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

24.支持白水縣、大荔縣、澄城縣建設蘋果、冬棗、櫻桃等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華陰市、合陽縣建設山水旅游名城。(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白水縣政府、大荔縣政府、澄城縣政府、華陰市政府、合陽縣政府)

25.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制定《渭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做好古樹名木和傳統村落保護,支持劉家洼遺址博物館等項目建設。(責任單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林業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澄城縣政府)

26.繁榮文化事業,推進潼關縣、澄城縣公共文化館建設,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間20個。(責任單位:市文化和旅游局、潼關縣政府、澄城縣政府)

27.打好提振消費硬仗。(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體育局、市民政局、市統計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對外經濟合作局、市市場監管局、中國人民銀行渭南市分行等)

28.持續做好高標準農田項目等方面問題整改。(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六、魏重光副市長牽頭重點工作(6項)

1.深化“百名律師進百企”活動。(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探索行政許可自由裁量權基準制度建設,真正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責任單位:市司法局)

3.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深入開展“雙擁”活動,確保成功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責任單位:市退役軍人局)

4.堅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全力確保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網絡安靖,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5.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渭南實踐,完善社會工作服務體系,持續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責任單位:市委社會工作部、市司法局、市信訪局)

6.嚴密重點部位防控,強化社會面巡控,持續提升社會治理水平。不斷強化警務資源保障,著力提升公安隊伍新質戰斗力。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渭南。(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七、李建強副市長牽頭重點工作(18項)

1.有序拓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經驗,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持續激發農村發展活力。(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林業局)

2.深化要素保障改革,建立全鏈條建設用地保障模式,按“標準地”供應土地2000畝以上。(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3.強化耕地保護和用途管制,嚴格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

4.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動119座未正常運行的農村污水處理站完成整改。(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

5.加快城市更新立法進程,編制中心城區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完善市政設施建設管護指南,構建具有渭南特色的城市建設標準體系。(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6.加快城市更新,扎實推進126個城建項目,完成投資104.92億元。積極謀劃城市地下管網更新改造等重大項目,加快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為爭取全國城市更新試點市打牢基礎。加快站北街泄洪通道等37個海綿城市項目收尾,力爭海綿示范城市建設國家考核進入優秀序列。(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臨渭區政府、華州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7.扎實開展“六整治、六提升”行動,持續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全力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支持蒲城縣創建省級文明縣城。(責任單位:市創建辦、臨渭區政府、華州區政府、蒲城縣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8.提升城市品位,力爭2000年底前建成小區全部納入老舊小區改造并逐步開工、棚改逾期安置任務基本完成。(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9.深化大氣污染治理,聚焦企業法治化、行業標準化、屬地長效化治理三大板塊,加快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績效升級,嚴格落實工地、餐飲油煙等長效治理措施,狠抓散煤治理、露天焚燒、煙花爆竹燃放等重點管控,力爭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考核任務。加快城市雨污分流設施建設,確保國省控斷面水質穩定達標。(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公安局)

10.深入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探索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推進潼關縣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力爭工業固廢安全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以上。(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潼關縣政府)

11.開展秦嶺暨北部山區監管保護,堅決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完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3萬畝,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治理1500畝,筑牢秦嶺、黃河、北部山區生態屏障。全力申報國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項目。(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林業局、市水務局、市農業農村局)

12.強化擴綠興綠護綠,全面落實林長制,扎實推進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力度,全年營造林22萬畝。發展林業特色經濟,力爭林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責任單位:市林業局)

13.推動公共機構綠色低碳發展,支持澄城縣、合陽縣創建省級低碳近零碳試點示范縣。(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機關事務中心、澄城縣政府、合陽縣政府)

14.引領城鄉綠色發展,制定《渭南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渭南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升級改造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點(站),健全農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收運處置體系,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5%以上。(責任單位:市城管執法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

15.加快城市“運管服”平臺建設,建立基礎設施數據庫,推進“一網統管”。〔責任單位:市城管執法局、市政府辦(數據局)〕

16.推動經濟綠色轉型,積極推廣應用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建設綠色工廠4家以上。(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17.用好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專項債支持等政策,扎實做好“保交房”“保回遷”工作。(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渭南監管分局)

18.持續做好生態環境、耕地保護等方面問題整改。(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政府相關部門、各縣市區政府)

八、劉寶琳副市長牽頭重點工作(10項)

1.持續推進農田排水(堿)恢復保護工程,清淤改造干支溝175公里,灌溉農田800萬畝次。(責任單位:市水務局、臨渭區政府、華州區政府、華陰市政府、大荔縣政府、蒲城縣政府、富平縣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2.實施“引水惠蒲”等集中供水工程,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9.6%以上。(責任單位:市水務局)

3.加快東澗峪、龍首壩、湭河水庫除險加固等工程進度,做好北洛河引干入支佛里水庫、黃狗峪水庫、灌區“兩重”項目前期工作。(責任單位:市水務局、臨渭區政府)

4.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常態化開展“清四亂”工作,切實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全面推廣運用富平縣治水經驗,推廣非常規水利用,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15.98億立方米以內。(責任單位:市水務局、各縣市區政府)

5.完成渭南市智慧水利一期項目,加快推進湭河、溫泉河幸福河湖建設,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80平方公里。(責任單位:市水務局、臨渭區政府、富平縣政府)

6.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深化基礎教育擴優提質,續改建學校5所、新增學位6500個。(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各縣市區政府)

7.完善市縣人口監測與學位需求聯動機制,探索建立市級學校劃片招生模式。加快縣域普通高中建設,推進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提升職業教育辦學水平。健全校園安全管理制度,守牢校園安全底線。(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各縣市區政府)

8.加快構建分級診療體系,深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大力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推進“兩院一中心”建設,培訓基層衛生人才500名,確保190個基層醫療機構達到國家能力建設標準。(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9.完善生育支持體系,實施“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劃”,推進公立托育機構、社區嵌入式托育等多元化供給模式,力爭每千人口托位數達到4.6個。(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10.加強醫保基金管理,調整優化門診慢特病、異地就醫、門診統籌政策,持續推進醫保便民服務驛站建設。(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

九、田躍新副市長牽頭重點工作(12項)

1.促進消費擴容升級,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擴大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制定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健全健康、養老、托幼、家政等消費支持政策。加快發展首發經濟、銀發經濟、平臺經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

2.完善商貿流通體系,加快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城市社區商業服務體系建設,支持中心城區重點商圈多元化發展,創建國家級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行動縣2個,新改建縣級商業綜合體1個。推動大荔縣創建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大荔縣政府)

3.激發電商消費潛力,開展電商賦能農產品銷售試點,推動蒲城縣申報保稅物流中心,合陽縣、富平縣打造跨境電商產業園,做好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爭取前期工作。(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蒲城縣政府、合陽縣政府、富平縣政府)

4.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430億元,網絡零售額達到110億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5.建強創新平臺,提升秦創原增材制造和羊乳產業創新聚集區能級,爭取精細化工產業創新聚集區落戶渭南。(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富平縣政府、蒲城縣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6.聚力技術策源攻關,鞏固渭南農創谷“一核+兩翼+N產業鏈”建設成效,帶動縣域科技創新試驗站發展。(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大荔縣政府、蒲城縣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7.優化渭南(西安)創新創業孵化器運營管理,引進科技型企業30家。培育創新主體,力爭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2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50家,瞪羚企業超過25家。(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8.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22億元、強度達到1%。(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

9.集聚創新人才,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支持在渭高校高質量發展,推動渭南師范學院“申碩攻堅”達標,加快高職“雙高計劃”和中職“雙示范”建設。促進政府、高校、企業協同創新,打造一批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渭南師范學院、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渭南職業技術學院、渭南技師學院)

10.激發創新活力,探索推進“揭榜掛帥”,深化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啟動市級重點實驗室建設。開展“先投后股”試點,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35億元以上。(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11.以開放促發展,持續開行中歐班列,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建設海外倉、物流園區。(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12.新增外貿企業10戶,進出口總值增長3%左右。(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十、張毅鋒副市長牽頭重點工作(14項)

1.推進產業基礎再造,鼓勵傳統企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實施陜焦化工生產設備等30個技改項目,工業投資達到215億元以上。(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新增規上工業企業60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左右。(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3.加快產品迭代升級,促成無縫鋼管生產線等項目落地,推動道道全油脂等項目建設,支持科賽機電等企業產品研發,確保中交天和首臺盾構機盡快下線。(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韓城市政府、白水縣政府、高新區管委會、經開區管委會)

4.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省級重點新產品3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5.延伸特色產業鏈條,圍繞12條重點工業產業鏈,協同開展本地化配套和上下游企業招引,年內每條產業鏈至少招引2個配套企業。(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生態環境局)

6.開辟數字經濟新賽道,加快華山云數據中心等項目建設,力爭西安海康威視等企業入駐數字經濟產業園,確保渭南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建成投用,兩化融合貫標企業達到160戶。〔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政府辦(數據局)、市產投集團〕

7.搶占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制高點,開工建設深圳博鈉鈉離子電池、金鉬新材料產業園等項目,推進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園區建設,力爭上海盈普等增材制造項目落地,確保年產100萬噸固廢基膠凝材料等項目建成投產。(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臨渭區政府、華州區政府、澄城縣政府、高新區管委會、經開區管委會)

8.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完成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做優“渭農良品”等品牌,力爭華山景區公募REITs年內發行、國企資產規模突破1000億元。(責任單位:市國資委、市發展改革委、華山景區管委會、華旅集團、市城投集團、市產投集團、市農投集團)

9.扎實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拖欠企業賬款整治。(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司法局)

10.加速韓城市、蒲城縣產業升級,建設工業綜合利用、關中新興工業聚集區。完善華州區、潼關縣產業布局,構建關中東部化工和新材料產業集聚地。(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韓城市政府、蒲城縣政府、華州區政府、潼關縣政府)

11.深化快遞進村,提升農村公路500公里以上。(責任單位:市郵政管理局、市交通運輸局)

12.開工建設京昆高速合陽至蒲城段改擴建工程,力爭西安都市圈環線富平至藍田段高速、富永高速等前期工作取得突破。(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13.織密干線路網,編制310國道渭南城區過境公路方案,推進209省道渭河特大橋及引線工程,早日形成干線公路環線。(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14.完善基礎路網,加快建設108省道大荔縣城—12—渭南市人民政府公報(2025.2)至大慶關道路,建成342國道曹村至孫家河等3條道路,構建城鄉一體、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網絡。(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十一、十件民生實事任務分解(10項)

1.實施渭南“技工”、渭南“工匠”培訓工程,建成渭南市公共實訓基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1萬人次,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幫扶就業率達到90%以上。(牽頭領導:高振鑫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保障市民綠色出行,在中心城區建設電動自行車充電站30座、安裝充電接口3000個,新建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樁2500個。(牽頭領導:高振鑫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消防救援支隊)

3.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完成渭河大街雨水管道工程、雨污水泵站擴容改造工程,建成中心城區車雷公園(二期),新增綠地公園3個。(牽頭領導:李建強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4.優化城市交通體系,打通“斷頭路”5條,完成主城區朝陽大街湭河橋危橋提升改造,建成樂天大街與渭清路十字人行天橋,啟動東風大街與前進路十字等人行天橋前期。(牽頭領導:李建強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5.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施“課間15分鐘”微改革計劃,試點推行中小學校200所。實施學生健康成長計劃,創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200所。(牽頭領導:劉寶琳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6.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強化市政府與北京兒童醫院框架協議落實,深化市中心醫院與溫州醫科大學交流合作,推動名醫“組團式”幫扶,讓群眾就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牽頭領導:劉寶琳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7.深化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創建,更新行政村體育惠民工程158個,完成體育場館改造23個,組織精品賽事10項以上。(牽頭領導:張開責任單位:市體育局)

8.完善“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建成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5個,培育市級老年助餐示范點50個以上,為4000名流動兒童提供入學、醫保等精準服務。(牽頭領導:張開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9.開展放心消費惠民行動,推行市場主體“紅黑榜”制度,放心消費承諾單位100家、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店200家以上(牽頭領導:張開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培育質量標桿入庫企業50家。(牽頭領導:張毅鋒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10.擴大公共文化供給,開展文化惠民走基層活動3萬場次,打造文商旅融合聚集地10處,新增縣級博物館3座。(牽頭領導:劉莉責任單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資訊編輯:羅瑩 021-26093550
資訊監督:樂衛揚 021-26093827
資訊投訴:陳躍進 021-26093100

為你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龙江县| 莱芜市| 铁岭县| 甘南县| 武山县| 岑巩县| 湖州市| 张掖市| 太仆寺旗| 元江| 濮阳县| 峨边| 苍南县| 毕节市| 梅河口市| 卓尼县| 田林县| 新疆| 安宁市| 延寿县| 东台市| 郁南县| 尉犁县| 马鞍山市| 封开县| 清涧县| 房产| 嵊州市| 林甸县| 永春县| 温州市| 临朐县| 汉川市| 得荣县| 开阳县| 马关县| 南部县| 沙坪坝区| 兰州市|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