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平陸運河集團介紹,平陸運河馬道樞紐日前全面刷新建設“進度條”,輸水廊道以及上下閘首混凝土結構全部封頂,提前完成原定施工計劃。馬道樞紐船閘閘室輸水系統采用“單側閘墻長廊道、經閘室中心進口垂直...
6月13日,平陸運河集團介紹,平陸運河馬道樞紐日前全面刷新建設“進度條”,輸水廊道以及上下閘首混凝土結構全部封頂,提前完成原定施工計劃。
馬道樞紐船閘閘室輸水系統采用“單側閘墻長廊道、經閘室中心進口垂直分流,閘底四區段分支廊道頂部出水蓋板消能”的分散輸水系統,廊道系統具有分層布設、立體交叉、斷面形式多變等特點,廊道全長逾4000米,最大截面面積85.85平方米。
為提高輸水廊道混凝土的耐磨性及抗裂性,由平陸運河集團及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浙江公路水運工程監理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等參建單位組成的建設管理團隊,在輸水廊道周邊1米范圍內采用抗沖耐磨混凝土,通過在混凝土中摻加纖維、硅粉,提高耐久性;在輸水廊道側墻采用懸臂模板,曲線段及倒角部位采用異形鋼模板,協同BIM建模輔助設計,達到緊密貼合、無縫銜接的目標,同時采取“廊道五步整平法”,實現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高于行業規范標準。
平陸運河馬道樞紐上閘首中墩下游側也于6月12日順利封頂。本次封頂倉面長31米、寬40米、高2.7米,混凝土總澆筑方量達2630立方米,為后續船閘人字門等金屬結構安裝奠定基礎。
據悉,馬道樞紐上下閘首結構復雜,面臨著多臺套設備在狹窄空間同時立體交叉施工作業、混凝土溫控及澆筑難度大等挑戰。平陸運河建設管理團隊引入先進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統,借助4D施工進度模擬技術,實現施工進度的可視化追蹤;狠抓“班前、班中、班后”的施工全過程管理,全力實現“四零”內控目標;采用懸臂模板、智能溫控系統等技術保障混凝土澆筑質量;同時,通過運用自主研發的布料機頂升平臺等先進設備,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澆筑效率和振搗質量。
資訊編輯:羅瑩 021-26093550 資訊監督:樂衛揚 021-26093827 資訊投訴:陳躍進 021-26093100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