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砂石網獲悉,6月14日上午,湘潭綠色礦山集團(湘鄉)有限公司與湖南永鑫石材有限公司成功舉行合作采礦經營協議簽約儀式,就湖南永鑫石材礦山項目原采礦權合作開采及礦山擴界工作達成一致意見,成功簽約。
湘潭綠色礦山集團(湘鄉)有限公司是湘潭城發集團與湘鄉市人民政府嚴格按照“市域統籌、規模經營”的原則,推進“地企合作”,于5月30日共同成立的。早在今年1月14日,湘潭城發集團注冊成立了湘潭綠色礦山開發經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潭綠色礦山集團),注冊資本為3億元,主業定位為綠色礦山投資、開發,建筑骨料產業園區發展等。
整合:湘潭市砂石資源重新“洗牌”
資料顯示,2019年前,湘潭市共有96個砂石土礦山。由于砂石開采行業長期處于小型民營企業主導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及安全生產問題日益凸顯。于是,根據《湖南省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礦專項整治行動方案(2019-2021年)》(湘政辦發〔2019〕54號)要求,湘潭市對已有砂石礦進行了專項整治。通過整治,砂石土采礦權減少至39個。有效期內處于正常生產狀態的砂石土礦山13個,其中砂石礦9個,頁巖礦4個。
礦產資源作為國家所有,政府需要對這一行業進行整治、規范、引導健康綠色發展。在此背景下,一場以國企經營為主導、礦業開采權為紐帶,積極推動湘潭市砂石礦業資源向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利用率高的優勢企業集中的“洗牌行動”正逐步展開。其目標是逐步實現國有企業為主體的行業經營格局,全面提高湘潭市砂石土礦資源開發的集聚優勢和競爭優勢。
規范:保障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業內資深人士認為,這是湘潭市砂石礦產資源朝綠色生態方向邁出的第一步。
相關文件顯示,此次砂石礦產資源大規模整合升級行動,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黨的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形成砂石土礦等自然資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的必然選擇。
基于綠色發展理念,相關文件進一步對“凈礦”出讓、礦業開采、經營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規范,為湘潭市有序開發砂石礦產資源,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平衡發展提供了充分依據。
轉型:國企創新發展探索新路徑
這次參與礦產資源開發,也是湘潭城發集團轉型創新發展,提升產業經濟效益的重要舉措。
類似情況其實并不鮮見,省內外國企也紛紛涉足砂石、礦產等自然資源開發利用。2020年湖南黃金集團、湖南軌道集團共同出資成立湖南鐵路砂石產業有限公司,布局鐵路砂石運輸行業;2020年湖南發展集團與益陽沅江城投共同出資成立湖南發展益沅自然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布局河道砂石產業;2020年湖南砂石產業公司與瀏陽城發集團下屬長興砂石公司合作,共同開發瀏陽砂石產業;2020年江蘇省鎮江市國資委與鎮江城市建設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鎮江長山環境有限公司,參與省市砂石開采及相關業務……
據湘潭城發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參與礦產資源開發,一方面可以助推投融資平臺公司開展轉型升級,從原來的平臺公司向經濟實體轉變;另一方面,砂石礦山資源以及延伸產業具有高需求、高附加值、高現金流、高收益等特點,組建“湘潭綠色礦山集團”可以為城發集團拓寬融資渠道、提高融資授信,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保障,在國企轉型創新發展上蹚出一條新路。
行動:首批投資開發七個礦山
湘潭綠色礦山集團負責人表示,該集團將堅持“依法依規、穩步推進、效率優先”的總體思路,業務逐步從砂石土礦開發擴充到砂石骨料建材延伸產業,做大企業規模、做強企業品質、做優企業效益。
湘潭綠色礦山集團現階段重點通過收購優質礦山,打通礦山整合路徑,完善集團與國企、民企的合作模式,建立集團與縣市區政府的良好協作關系。2022年,集團明確了“3+2+1”的目標要求,即“控股或收購3家礦山、新摘牌2家礦山采礦權、儲備1家以上2023年擬摘牌采礦權的礦山”。根據開采條件、交通運輸、安全環保、社會環境等條件選定首批投資開發七個礦山,中期計劃投資開發總共11個礦山,投產后達到年產2600萬噸,三年企業可實現總營收約45.75億元。
來源:中國砂石協會、湘潭在線
資訊編輯:陶琳琳 021-26093913 資訊監督:湯浛溟 021-26093670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