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期10月16日至10月22日。黨的二十大報告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陜西建工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義光表示: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加快“走出去”步伐,堅持創新驅動,推進綠色轉型,助力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下好“先手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張義光說,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陜西建工必須牢牢抓住的重大機遇。作為一個完全競爭性國有企業,陜西建工必須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找準位置和比較優勢,以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為契機,加快實施新一輪“走出去”戰略,以空間換市場。緊跟國家區域重大戰略,重點布局京津冀、大灣區、長三角、成渝經濟圈、山東半島等重點區域,持續提升外埠市場份額。因地制宜建立符合省外屬地發展的經營體系,進一步提升屬地化管理水平,著力打造極具沖擊力的陜建“第二總部”“區域總部”,講好“陜建故事”,不斷提升在省外屬地的影響力。開拓海外市場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堅持以現有市場為依托逐步擴大周邊、在成熟區域拓展新業務、以成熟業務切入新領域的經營策略,加大力度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穩步進入并布局潛在市場。
在實施“走出去”戰略中,陜西建工要秉持“為客戶創造價值,讓對方先贏,讓對方多贏,最終實現共贏”的合作理念,持續創新提升深融、深挖、深耕能力,提早謀局,精心布局,快速入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下好先手棋,贏得先機。今年1-9月陜西建工累計新簽合同額2850.9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7%。
在實施創新驅動中積聚“新動能”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張義光說,沒有創新,就沒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陜西建工必須推動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錨定企業改革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和行業發展前沿精準發力。科技創新方面,陜西建工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與西安交通大學共同設立“創新聯合研究中心”,采取“科學家+工程師”,以及“揭榜掛帥”和“賽馬”的模式,組建了19支科研團隊,聚焦制約企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和裝配式建筑、建筑光伏一體化、智能建造機器人、零碳建筑、綠色建筑、智能建造等行業前沿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將數字化同科技創新、管理、安全、勞務管理等深度融合,通過BIM技術,實現數字賦能、提質增效。制度創新方面,在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雙百”行動任務后,陜西建工自加壓力,制定出17項綜合改革,讓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開花結果,最大限度釋放發展潛能。
在加快轉型升級中提高“含綠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張義光說,陜西建工要以企業的“含綠量”,提升發展的“含金量”,圍繞綠色建造,加強綠色建筑技術的研發及推廣,建立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大力推進建筑工業化,形成涵蓋設計研發、生產加工、施工裝配、維護運營等為一體的全生命的建造體系。圍繞綠色低碳,加大在光伏、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領域的市場開發,探索“雙儲”林場建設新模式,主動參與循環經濟、生態經濟建設。投資建造運營固廢物再利用(垃圾發電)項目,每月消納垃圾近2萬噸。“雙儲”林場建設取得突破,中標首個10萬畝“雙儲”林場項目。今年上半年,新簽光伏發電項目合同總額30多億元。
資訊編輯:汪華 021-26093067 資訊監督:湯涵溟 021-26093670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
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