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據表現上來看,今年主干航班準班率走勢與歷史數據表現相反,2020年8月以及2021年8月準班率都呈降勢,但今年8月整體呈現增勢,這一現象是否是一個正向效應呢,實則不然。
原因上看一則經濟下行壓力下全球貨盤量趨于縮減,集裝箱運費有所下降,導致運力趨于短暫釋放周期;二則罷工活動逐步減弱,頻率降低,全球木材運輸供應鏈稍顯暢通。
那么具體來看全球貨盤縮減又體現在哪些方面,首先就木材而言2022年8月我國原木進口量360萬立方米,同比下降33.2%;進口金額49.98億元,同比下降30.5%。2022年1-8月累計原木進口量2981萬立方米,同比下降29.9%;進口金額396.29億元,同比下降18.2%,是自2016年來首次增速由正轉負,這也反映了現實需求的疲弱。
而我們從其他產品來看均有不同程度的縮減,二季度全球手機出貨2.92億臺,同比下滑嚴重;1-8月中國國內汽車類零售額2.9萬億元,同比下降1.3%。在此背后反映的是制造業累庫,長期的疫情壓力以及通貨膨脹壓力下,拖累需求導致供需關系結構性失調,另外今年美聯儲一改往日寬松量化政策采用鷹派手段大幅加息,進一步破壞需求,致使市場參與者對采購開始觀望或者放緩,航運需求開始下沉。
此外我們聚焦到人力方面上來看,國外罷工頻發,尤其是在上周五美國鐵路工人發出罷工信號,而本次罷工一旦發生對美國內部經濟造成的損失可能超過20億美元,雖然最后達成了臨時協議,但勞資關系是否真實改善還有待考究。
而歐洲其他地區均有罷工現象,德國、西班牙、挪威、法國在6月、7月均出現罷工,在8月罷工活動稍有消解。近期英國最大集裝箱港口費利克斯托港工人新罷工計劃從9月27日持續到10月5日,此起彼伏的罷工計劃也在被動改善供應鏈的周轉問題以及工人基本福利的落實。
總體來看,在全球經濟轉弱現實以及供給端產出縮減下,供應鏈的壓力短期有小幅回落,同時通貨膨脹慣性猶存實際消費需求還有下落空間,下游或對后市信心不足這也會致使運輸壓力得以緩解。
資訊編輯:吳靜 021-26096648 資訊監督:湯浛溟 021-26093670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